环境决定命运:从李斯的故事看人生选择
机遇与环境的思考
为什么无数人挤破头也要去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?原因很简单——大家都相信那里有更多机会,更容易改变命运。这种想法并非现代人独有,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,就有一位叫李斯的年轻人深谙此道,最终借助秦朝统一的大势登上了丞相之位。
粮仓小吏的顿悟时刻
李斯原本是楚国上蔡的一个小官吏,负责管理粮仓。这个职位虽然安稳,远离战火,却也看不到任何上升空间。某天酒足饭饱后,李斯去茅房时目睹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:一只瘦骨嶙峋、浑身脏兮兮的老鼠正想偷吃他的呕吐物,却被一声狗吠吓得仓皇逃窜。
回到粮仓后,李斯看到另一番景象:这里的老鼠个个膘肥体壮,毛色油亮,正大摇大摆地啃食着粮食,即使看到人来也毫不畏惧。两相对比之下,李斯恍然大悟:同样的老鼠,只因所处环境不同,命运竟有天壤之别。他不禁感叹:人的贤能与平庸,就像这些老鼠一样,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啊!
展开剩余65%求学荀子
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后,李斯决定提升自己。他辞去官职,前往兰陵拜当时著名的思想家荀子为师。荀子学问渊博,虽属儒家却精通法家,堪称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。在荀子门下,李斯与韩国公子韩非成为同窗。有趣的是,荀子认为李斯能凭借所学获得高位,而韩非则能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。
三年后,当韩非仍沉浸在学术研究中时,李斯已按捺不住建功立业的冲动。毕竟,他求学本就是为了改变命运,而非纯粹的学术追求。
选择秦国
在考虑去向时,李斯分析了各国形势:楚国贵族势力强大,难有作为;齐国安于现状;燕国偏远;韩魏奄奄一息;赵国苟延残喘。唯有秦国,经过商鞅变法后打破了贵族垄断,为外来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。
辞别荀子时,李斯坦言:一个人若穷困潦倒却不思进取,假装淡泊名利,那不过是自欺欺人。现在秦国要统一天下,正是我的机会。荀子赞同他的选择,临别赠言希望他掌权后能保持仁义之心。
成功的关键
李斯的经历告诉我们:环境确实能改变命运,但成功还需两个关键因素。首先是时代机遇——当时正值秦国统一的历史转折点;其次是个人能力——若没有真才实学,再好的机遇也难以把握。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现代人依然前赴后继地涌向大城市:那里不仅有更多机会,更能激发人的潜能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河配资-配资网站平台-炒股配资排名-配资炒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