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身边很多家长,一提到孩子识字,就很焦虑。
一两岁就开始报早教班,贴识字卡,甚至睡前读绘本,都得逼着孩子认几个字。
有的孩子更夸张,3岁就已经能认几百个字,父母的朋友圈晒得那叫一个骄傲。
那孩子认字早,真的就等于聪明、等于将来学习好、赢在起跑线了吗?
其实,孩子认字早,不一定有优势,反而可能出现一些问题。
那么,孩子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认字最好?
不是3岁,不是4岁,真正的黄金时间,很多人都忽略了。
一:为什么太早认字不好
我邻居家孩子,才两岁多,妈妈就开始天天在家贴字卡、放识字动画、读识字书。
孩子一见“车”字就会说“汽车”,一见“鱼”字就说“鱼鱼游”……
妈妈提到娃,就满脸骄傲:“我们家孩子,现在已经能认一百多个字了!”
她这话,让别的妈妈听了很是焦虑。好像自己孩子一字不识,就落后了。
但其实,孩子太早认字,未必好。
①孩子的“大脑”还没准备好
孩子的大脑,不是一出生就准备好认字的。
认字这件事,说到底,是一项抽象思维能力。
而3岁、4岁的孩子,大脑还在“感知”阶段,他们最需要的,是摸、玩、听、说,是用身体和五官去感知世界。
他们的大脑还不具备把事物进行“抽象”的能力。
我们让他太早去识字、认笔画,就像让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去跑马拉松,累不说,还很容易受伤。
②语言发展不好
有的妈妈会说:“我家孩子识字很快,看到‘马’‘车’‘鸟’都能念出来。”
能念出来,不等于他理解这个字的意思。
孩子语言还没发展好就去识字,会出现什么情况?
认得字,不会用;看得懂,不理解。
那就像鹦鹉学舌,记住了,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。
更严重的是,会造成“语言理解力”和“表达能力”发展滞后。
你有没有见过那种“识字很早,但说话磕磕巴巴”的孩子?
这就是典型例子。
③太早认字,容易“厌学”
研究发现,太早进行识字训练的孩子,上小学后,更容易产生“不想学”的情绪。
为啥?
因为他们在还没准备好的时候,就强行“记背”知识。
对他们来说,这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。等到真正该学的时候,反而没兴趣了。
这就像吃饭一样,胃还没饿,就硬要你吃撑,等到了吃饭的点,你是不是就不想吃了?
二:“最佳认字”时间是几岁?
很多家长都会问:那到底几岁认字才合适?
《捕捉儿童敏感期》一书提到,孩子最适合认字的时间,是5岁到6岁半左右。
①为什么是5岁到6岁半?
5、6岁的孩子,大多数语言能力,已经比较成熟了。
他说话通顺、能表达完整意思,也能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。
更重要的是,他们的“抽象思维”能力开始提升。
比如,他能分辨字的结构,知道“日”和“目”不一样,知道“大”和“天”虽然长得像,但意思不同。
这时候开始识字,孩子学得快,也更容易理解字背后的意思。
他不是死记硬背,而是“听得懂、看得明、记得牢”。
②孩子愿意学,比被逼着学更重要
我们都说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
孩子到了5-6岁,其实自然而然,会对“字”开始感兴趣。
因为他很想知道:
绘本上的那些字,是什么意思?
车站站牌上的字,写的是什么?
湖边警示牌上写着的,又是什么?
出于对世界的好奇,他自己就想学认字了。
③不同的孩子,节奏不同
有的孩子,语言发展早、坐得住、对文字有兴趣,他可能5岁就能慢慢认字。
但有的孩子,活泼好动、不爱坐着看书。那也没关系,哪怕到6岁才开始,只要基础打得好,也照样追得上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“开窍时间”,就像种花,有的春天开,有的夏天开,但只要时机对了,都会开得灿烂。
你非要拔着它长,反而长不高,开不了花。
④怎么判断他准备好了?
孩子对认字感不感兴趣,不是一定要看年龄,而要看几个信号:
●他开始主动问字:“这个怎么念?”“这个是什么字?”
●他能安静坐下来看绘本,对图文都有兴趣;
●他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,比如讲一件事、讲一个梦;
●他开始模仿写字、画“像字一样”的符号。
如果孩子出现这些信号,那就说明——他已经准备好了,可以开始轻松、自然地认字了。
三:怎么帮他认字?
时间对了,还得方法对。
不然就算是5岁、6岁,你逼着他学,他就学得慢、学得累、甚至反感认字。
①认字最好的“工具”,不是字卡,而是绘本
别小看绘本,那可是孩子的“第一本语文书”。
绘本里的字,不多,配图生动,内容贴近生活。孩子爱听、听得懂,重复多了,很多字就记住了。
比如你读一本《抱抱》,里边就简单几个字“妈妈”“抱抱”,读个几遍,他下次再遇到,就能认出来了。
我们不刻意“教”他认字,他却自然而然地学会了。
这,就是好方法的力量。
②把认字藏在“游戏”里
孩子天生爱玩,那我们就“投其所好”。
我们可以在家里贴几个字卡,但不是硬让孩子背,而是说:“你来找找看,‘门’这个字藏在哪里?”
让他像玩寻宝游戏一样找字。
或者玩“配对游戏”:图片配汉字,比如拿一个鱼的“图片”,让他在几个字卡中找出哪个是“鱼”。
这样玩几次,他脑海里将鱼的字和鱼的样子挂钩,很快就能记住。
③重复、重复、再重复
别担心孩子记不住,孩子的记忆,靠的是“反复学习”。
很多妈妈怕孩子“浪费时间”,一本书,读两三遍就不耐烦了。
但其实,孩子最喜欢重复,重复才能增强记忆。
不要怕多读几遍,就怕我们自己先没了耐心。
④不纠错、不逼迫,轻松比正确更重要
孩子刚开始认字,一定会认错、念错,这时候最忌讳的是“批评”和“纠正太凶”。
你可以笑着提醒:“哎呀,这个不是‘口’,你看,它里面还有个‘马’呢,是‘骂’,你记得吗?昨天我们刚读过那个‘妈妈生气’的故事。”
孩子一听故事就想起来了,这种方式比直接说“错了、不是这样”要有效得多。
认字不是考试,不需要“对不对”那么重要,关键是兴趣有没有、体验好不好。
你家孩子是几岁认字的呢?
金河配资-配资网站平台-炒股配资排名-配资炒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